6月10日上午,伴随着配电变压器发出嗡鸣声,鄞州区政府站变电所一次性送电成功。这标志着5号线一期全线“电通”。
地铁建设分“洞通”“轨通”“电通”“车通”四步。5月31日,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全线“轨通”。
记者从宁波轨道交通获悉,从5月31日“轨通”到今天的“电通”,仅10天时间,5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再次实现新节点跨越。
地铁建设除了车站和盾构隧道外,还有供电系统施工,它为列车、车站机电设备、通信、信号及辅助系统设备提供可靠电源。
按照正常工筹,“轨通”后需要2个月左右才能实现“电通”。“为了确保5号线一期实现年内高质量通车的目标,我们打破常规做法,以数字化施工赋能地铁建设提速。”宁波轨道交通建设分公司业主代表黄庆锋说。
什么叫数字化施工?黄庆锋进一步解释说,就是在隧道内未铺设轨道的情况下,通过建立数字模型,打造一条“数字化轨道”,然后从理论上分析电缆支架的位置定位,为现场供电施工提供参数。“这种技术上也叫‘无轨测量施工’。”黄庆锋说,“这种工法突破了先‘轨通’,后供电施工‘测量安装’的施工工序,在隧道结构完成之后就开始接触网的施工,实现铺轨施工、供电施工齐头并进,工期至少缩短了50天。”这样的技术手段,让5号线一期工程实现了“轨通”仅10天后“电通”的宁波地铁速度。
据介绍,今年2月9日,5号线一期启动供电系统施工,在数字化管理助力下,宁波轨道交通安全高效抢下多个工程节点:45天完成108公里电缆敷设等工作,75天完成583台设备吊装……“5号线一期供电系统在施工高峰期,有施工作业及管理人员约1000余人,大型轨道车辆10余台,大型吊装设备20余台套。”5号线一期工程供电一标项目常务副经理陈宏说道。
记者了解到,5号线一期工程自布政站至兴庄路站,全长27.9公里,共设车站22座。5号线一期供电系统采用110千伏/35千伏两级电压集中供电方式。